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新闻 >

乡村振兴项目屡获关注 融创凭什么?

来源:央广网   2022-03-16 17:10:45

寨门大开,村民们身着苗服传统盛装,吹起芦笙,跳起舞蹈,用三道拦门酒迎接四方来客,别致的苗寨吊脚楼依山而上,整洁焕新的村中道路逶迤婉转,在层峦叠翠的梯田间肆意延展;龙塘山房,幽于黛山之间,隐于晨雾之下,无声无语,带领着龙塘人向幸福的日子奔跑……

去年,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我的美丽乡村》栏目组,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村民致富增收等内容,对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进行深入采访,全面展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

2022年3月15日,龙塘纪录片全国首播。镜头里,曾经困顿深山、村落衰败的百年苗家老寨复活了。在融创联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结对帮扶之下,龙塘村振兴发展的勃勃生机,被真实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我的美丽乡村》龙塘纪录片(央广网发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供图)

绘就乡村新模样

融创乡村振兴屡获关注、备受认可

央视《我的美丽乡村》记录的龙塘村全新面貌,不仅仅是融创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也是融创乡村振兴公益事业获得高度肯定的最新例证。

事实上,自2018年融创启动“乡村振兴计划”以来,融创乡村振兴事业,就多次引发党央媒体的高度关注,相关报道屡见报端,荣誉不断:

2020年10月,融创结对帮扶贵州龙塘精准脱贫成果圆满移交;2021年5月,融创中益乡4大帮扶项目正式捐赠之时,就先后引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网等超40家央党媒、在地媒体的集中关注。其中,央视新闻就先后从新闻事件、融创乡村振兴帮扶模式、乡村致富故事等角度进行多次报道。

2021年7月,中央党校课题组专程奔赴中益乡,进行“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调研。随后,调研成果经由《学习时报》整版刊发。该文章系统分析了融创在探索中国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模式探索,并指出其意义和推广价值——“融创通过深度调研,找准乡村发展需求,发挥企业自身资源优势,正努力探索和帮助西部乡村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1年,融创荣获人民日报2021中国品牌论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重庆中益乡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荣获成渝经济圈企业社会责任乡村振兴案例奖。

真金白银的帮扶投入

2.9亿,惠及13省市37个乡镇的公益践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放眼全局,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乡村振兴,企业应当承担何种角色?作为美好城市共建者,融创,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以诚意与热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2018年8月8日,融创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仅仅10天后,融创就来到了贵州雷山,与雷山县委县政府、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共同签约,投入2400万元,开展“结对帮扶贵州龙塘精准脱贫”。到2019年,龙塘就实现了整村脱贫,步入不返贫、快发展的良性通道。至2021年底,整村增收超800万元。

从龙塘村开始,融创开启了持续的乡村振兴公益接力。

2019年,融创又走进武陵山区原始森林深处、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石柱县中益乡,探寻乡村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经过前期调研,结合中益乡所需,当年8月,融创投资1.35亿元,建设初心学院、毕兹卡里、中华蜜蜂谷、伴乡原宿四个项目,并联合清华大学建立政企校互动的公益平台,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化激活、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助力中益乡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截至目前,融创中国已累积投入2.9亿元投入乡村振兴“筑梦原乡”计划。除了贵州雷山县龙塘村、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外,融创还深度参与了云南省广南县、陕西省延安市万庄村、云南省西双版纳红卫村等13省市37个乡镇的脱贫和乡村振兴。为激发各地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贡献融创智慧,助力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持续创新帮扶路径

即打造样本,又凝练可复制、可持续的帮扶模式

梳理融创在中益乡的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可以清晰地看到“融创模式”的帮扶路径:

农村穷,是因为产业弱。融创在帮扶过程中发现,中益乡山清水秀,具有独特土家民俗文化和丰富的山水特色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于是,依托自身在文旅产业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运营基因,以“文旅切入”,带动一产、二产,成为融创中益乡乡村振兴的第一落点。

在中益乡,依托金溪沟打造了“中华蜜蜂谷”,整合中益乡现有中蜂产业,修葺老旧房屋、改造绵延6公里的景观谷地,以初心小院、蜜蜂溪谷、甜心荷景、蜜乐园、偏岩坝、红心林六个景观点,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在坪坝村,以伴乡原宿为阵地,打造文化民宿体验目的地,通过标志性亮点项目,带动周边旅游市场。

中华蜜蜂谷(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伴乡原宿(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为推动中益乡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融创挖掘蜂蜜及文创特色优质产品,搭建展销平台,重点帮扶指导并助力推广销售,构建蜜蜂、黄连、果蔬三大产业经营体系。并引进农产品营销包装的专家团队,用现代营销的方式,让中益乡的蜂蜜、黄精、竹笋、莼菜等农产品走出大山,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有了产业体系,人才能不能跟上,有没有成长空间,愿不愿意留下来,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初心学院(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在中益乡,融创捐赠建设初心学院,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党建引领、组织振兴工作。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重庆石柱远程教学站、清华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在初心学院挂牌,面向党政干部、企业管理者举办高层次教育培训,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以初心学院探索“党建引领”,不仅让中益乡实现了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教学基地的模式也搭建了中益乡和外部校企资源的长期联结路径,形成了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文化是乡村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失的精神内容和身份认同。只有尊重乡村风俗风貌,才能达成乡村振兴的真正意义。

在中益乡,融创通过毕兹卡里探索“文化激活”,经由土家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空间、商业、演艺结合,实现非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推动当地文化艺术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落实“乡村文化振兴”。

毕兹卡里(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同时,依托四大项目探索“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落实“乡村生态振兴”,打造被激活的中国传统村落人文宜居新样本。

依靠不断的实践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融创不仅打磨出贵州龙塘村、重庆中益乡等一份份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样本,而且从持续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总结经验、补充迭代,最终形成了基于企业责任和自身资源的融创乡村振兴模式:

——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平台优势、产业资源,通过抓好文旅切入、产业带动、人才培养、人居改造、文化激活、教育帮扶六个落点,推动乡村的产业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教育普惠,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

实打实的帮扶成果

带领村子走上致富路,让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在央视纪录片里,龙塘村的红火日子令人欣喜。而相似的一幕,同样在重庆中益乡上演。

初春时节,这个武陵山区的“山旮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初心学院的技术培训课上,农户们讨论热烈;长达6公里的中华蜜蜂谷里,前来旅游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桶桶蜂箱点缀在山间地头,一群群蜜蜂在山峦重叠中飞舞,“嗡嗡”声中,“酿造”出乡村振兴的甜蜜硕果。

2021年5月,融创中益乡四大帮扶项目竣工并捐赠给中益乡政府。随后,初心学院、百年大院项目投入运营,通过教育培训、旅游接待等,半年多时间,实现增收100万。

作为中益乡的旅游带头人,贺剑飞见证了中益乡因为硬件设施的改善而兴旺的旅游业。

他说,半年多来,虽然疫情反反复复,随着融创捐建的硬件设施完成交付,中益乡的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益乡文旅产业做得越来越有声有色。

依托“初心文化+乡村风情”的差异化旅游产品设计,初心学院已经成为重庆红色旅游必去的景点。2021年6月,迎来了首批学员后,仅仅半年时间,就接待相关培训共计10期576人次,营业收入高达21万余元。

伴乡原宿(央广网发 融创供图)

而伴乡原宿,则成了中益乡最火的民宿。2021年10月份正式运营以来,更是一房难求。这座由百年院子改建而来的民宿,通过融创中国的匠心设计,将入住的舒适感进行了极大地提升,从硬件的房间设计到软件的客房服务都成为当地民宿的样板,成为游客打卡中益乡、感受接地气乡村生活的理想选择。

随着游客来的,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收入和越来越有奔头的生活:

华溪村偏岩坝的花仁淑,在中华蜜蜂谷景观谷地改造完成后,办起了农家乐。开业仅半年时间,营业额就达到了12万元左右。以前在县里开茶叶公司的刘晓兵,也把大本营放到了中益乡,在伴乡原宿旁开起了茶文化体验店。同时承包了300多棵老茶树,做起了产销一条龙。80后“养蜂大王”陈小平的蜂蜜生意,也随着中益蜂蜜规模效应和品牌知晓度的提升而加速发展。今年,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多养1000桶蜂。他说:“好的话,可以多增加二三十万的收入呢!”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乡村振兴是宏大而深远的时代命题,是融创扛在肩头的企业担当,也是融创绵绵发力、久久为功的长期课题。

大爱先行,至臻至远,融创始终心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未来,融创将持续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争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先行者和践行者,打造城乡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和乡村振兴实践样本,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建有温度的美好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TOP